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

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出炉这些城市活力加快复苏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2-07-30 12:54   作者:东方财富   阅读量:4651   

截至7月29日,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出炉。

从GDP总量来看,惠州,江门,汕尾,深圳,佛山等城市更加突出,18个城市实现GDP正增长,深圳上半年GDP首次突破1.5万亿元,

从工业发展来看,惠州,珠海,河源等城市表现较好,深圳工业增加值超过4800亿元,佛山超过2700亿元,广州超过2500亿元,东莞逼近2500亿元,

从投资看,深圳,惠州,云浮等市投资力度较大,特别是深圳,惠州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对外贸易方面,深圳进出口总额超过1.6万亿元,佛山对外贸易额超过3500亿元,惠州,中山,湛江,阳江,茂名,潮州,清远等市也实现快速增长。

一个秘密

城市与产业集群的相互成就

时代造就英雄,也造就了繁荣的城市,繁荣的产业,创新的流动。

从经济数据中,石军区发现,每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背后,都有一批以龙头企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强的竞争力。

比如惠州不仅有石化行业的中海油和中海油,壳牌,还有电子信息行业的TCL,伯恩光学,洪升科技等加上新能源亿纬锂能,产业链不仅在向纵深发展

这给惠州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大项目带来了大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从而在利税,就业等方面为当地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二是一批支柱产业奠定的基础,使得城市抗风险能力更高,把握产业变化能力更强其最近几年来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持续发力就是突出体现

大项目产业前期种下的树已经开始结果,更多的优质树苗茁壮成长这就是今天惠州的发展

例如,深圳的比亚迪上半年销售了约64.14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第一,这只是深圳工业实力雄厚的最新表现之一从显示面板,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到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海洋经济,可以说层出不穷的新兴产业令人目不暇接,无一不是凭借其在电子信息领域多年的深厚积累

这个特点在汕尾也有体现疫情爆发以来,汕尾经济增速一直位于全省前列这背后,电子信息制造,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大施华新材料,新能源,大美产业等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6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撑起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三个信号

更多的城市走上了全球产业竞争的前台。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以GDP论英雄从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中,石军区也读出了一些新的发展信号

也许广东未来发展的秘密就在这里。

第一,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力在变化。

多年来,珠三角核心区主要依靠对外贸易拉动产业发展,伴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经济规模迅速跃升,粤东,粤西,粤北更多依靠省级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和政策倾斜,自身造血能力相对较弱。

这种情况正在加速成为过去。

一方面,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更多依靠在新兴产业上的提前布局,精准的停车位,不断提升和利用自身在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高端经济环节的优势,从而塑造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可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动能减弱的风险。

比如,广州正在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数字金融等领域加速布局,但总体来说,还处于新旧产业交接的过程中加上疫情对消费的直接影响,其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并不理想不过,石军区认为,广州有望通过牢牢攻下新兴产业的城墙口,加速将发展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另一方面,除了广深佛莞四大万亿GDP城市之外,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从外部获得新的经济动能,这不仅体现在阳江,湛江,潮州上半年外贸的高增速上,也体现在这些城市对外资项目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如阳江吸引浙江金庸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落户阳江高新区,打造千亿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不久前,巴斯夫终于批准其在广东湛江建设一体化基地,总投资不超过100亿欧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2030年全面投产

也就是说,更多的广东城市走上了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前台。

二是存量提升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曲看来,产业升级或者向绿色低碳转型,都可能造成经济要素的结构性闲置如何将它们顺利,低成本,相对快速地转移到其他环节,行业和地区,就变得尤为迫切和关键

更何况,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面临着经济规模扩大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推进存量经济的减碳减排,为经济增长的碳排放留有余地,是当务之急

这也是广东最近几天出台的《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实施意见》的思路:既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做绿色增量,又对广东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具体措施,推进存量绿化。

第三,人的流动,尤其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将成为城市发展的赢家和输家。

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疫情下在线工作的比例,生活和就业地点的选择范围更广,但对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空间的要求也更高,这给特大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宜居城市带来了机遇。

根据《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等诸多重磅文件的部署,人口流动紧随其后的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更多的经济活动。

对于城市来说,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就能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对于经济因素来说,更方便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空间,为经济进一步复苏增添新的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