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在换“芯”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5-10-18 12:17 作者:中新网 阅读量:5632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新优势,关键也在于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国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创新应用加速落地,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创新的“势能”持续向经济的“动能”转化,新发展格局的科技支撑不断强化。其中,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重要性和作用不断凸显。
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边界。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对传统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进行全流程再造,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实时把握和及时响应,对产品研发进行快速设计和智能测试,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不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焕发新机,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人工智能发展生态持续优化。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各行业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用好用足“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的重要方向。通过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推动AI向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全链条渗透。通过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制造业AI应用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的底座。通过高端工业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行业大模型、智能体平台等“软”环节发展,打造AI应用可持续迭代生态。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强国建设大有可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自主生态建设大幅提速,大模型百舸争流、异军突起,核心产业快速发展,企业AI使用率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密度显著提升,具身智能加速走向应用。随着我国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含量”产品被全球消费者所青睐,中国制造“向新图强”,正在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中国已成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增量最快的市场之一,越来越多过去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变为现实。
作者:陈曦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在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理事会
- 声明
- 安然纳米发光体—胡感:我们也许改变不了这个世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预计约
- 2022服贸会开幕 京东企业业务分享大中小
- 农业农村部: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突出实效用足用好
- 特斯拉在北京建成100座超级充电站,车主平均
- 苹果AppleWatchSeries8将有新
- 华为PC应用引擎开启尝鲜招募:号称“电脑上的
- 东宝生物:“胶原+”战略实现突破营收净利双双
- 威尔士健身房刚办卡就关店?上海阿姨无语:故意
- 天风证券给予立讯精密买入评级
- 圣农发展获开源证券买入维持评级:近期获8份券
- PVC改性剂行业迎重要机遇期日科化学上半年净
- 梅赛德斯奔驰C350eL插电车上市:21分钟
- 水羊股份增收不增利化妆品卖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