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和油画作品《三伏天》等首次展出,这个盛夏,在上海邂逅“画中三伏”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5-08-09 22:46 作者:东方网 阅读量:8154
8月9日,“三伏天——戴士和油画作品与文献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深度梳理呈现戴士和艺术生涯与成果,汇集油画、壁画、素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与文献资料共130件,其中,《三伏天》《跟我击掌》《曼伦寨》等油画为首次展出。
戴士和1948年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写生和油画写意的主要践行者之一。
展览展出戴士和各个阶段的作品,展品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展品是戴士和1962年所绘的水彩写生《香山》,展出的油画作品包括《青年徐悲鸿》《画室窗下》《母与子》《一摞速写本》等。除了油画,展览还收集了相关的草图一并展出。如《辛氏酒家——黄鹤楼的传说》壁画手稿、油画《林风眠》的素描手稿等,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创作的具体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特别展出了戴士和的壁画设计原稿《先秦诸子——昨夜星辰》,通过这件作品,观众可以体会到油画对壁画创作的积极影响。

展览现场,95后丁先生与李先生分别与《画室窗下》合照。他们从年轻人的视角表达观展体验:“直观感受就是色彩非常鲜艳,看的时候心情会很愉快。乍一看很绚烂,仔细看又能看出每一笔都是细节。”
“看戴士和的画,能感受到磅礴的生命力。”一位女观众告诉记者,“尤其是色彩,很生动,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钱流向记者介绍,“戴士和的油画非常有辨识度,他在油画里融入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知,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许多民间的东西,同时追求画面的生动性,所以他的画面很有趣味,是自由且奔放的。”
雕塑家吴为山评价戴士和:“他探索一种特别的写意,油画语言不修不描,作品像‘日记’‘札记’,小小篇幅,寥寥数笔,却因其意味隽永,因其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而引人入胜。”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主办,上海鸿一美术馆承办,将持续至8月31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在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理事会
- 声明
- 安然纳米发光体—胡感:我们也许改变不了这个世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预计约
- 2022服贸会开幕 京东企业业务分享大中小
- 农业农村部: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突出实效用足用好
- 特斯拉在北京建成100座超级充电站,车主平均
- 苹果AppleWatchSeries8将有新
- 华为PC应用引擎开启尝鲜招募:号称“电脑上的
- 东宝生物:“胶原+”战略实现突破营收净利双双
- 威尔士健身房刚办卡就关店?上海阿姨无语:故意
- 天风证券给予立讯精密买入评级
- 圣农发展获开源证券买入维持评级:近期获8份券
- PVC改性剂行业迎重要机遇期日科化学上半年净
- 梅赛德斯奔驰C350eL插电车上市:21分钟
- 水羊股份增收不增利化妆品卖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