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

“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 大都会人寿提醒消费者理性投资保护“钱袋子”

来源:国际商业网    发布时间:2025-05-19 09:21   作者:国际商业网   阅读量:5644   会员投稿

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福建分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监管部门相关部署要求,以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为目的,宣传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持续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交织的时代,投资渠道日益多元,诈骗手段也不断升级。提升金融素养不仅是投资者的必修课,更是守护家庭财富安全的“刚需”。因此,大都会人寿福建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金融消费,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悉,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是指违反《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设立证券交易场所或者证券公司,或者从事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投资咨询等证券业务的行为。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行证券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法发行股票,打着即将“境内外上市”等旗号,诱骗投资者购买、转让所谓“原始股”等。欺诈手法的特征包括:以到境内外上市、取得高额回报为诱饵;以社会大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为对象;以骗取钱财为目的。

第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非法经营证券业务主要包括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非法经纪业务等。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是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不法分子设立网站或利用社交软件、自媒体等工具以招揽会员或客户为名,以保证收益、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收取“会员费”、“咨询费”、“服务费”。非法经纪业务主要指无经纪业务资格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控制账户和开设子账户,接受交易指令,代理完成交易,如通过开设子账户等方式开展的场外配资活动等。

第三,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经营期货业务主要表现形式为不法分子伪造期货平台,诱导投资者炒期货。这类平台通常是“山寨期货”,根本没有真实交易,其资金接口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连接。受害人的资金打入指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后,经过洗钱操作,被转移到嫌疑人控制的个人账户上,本质上是一种诈骗行为。

专家介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通常会披着一些“诱人的外衣”。其常见类型如,伪装成“私募机构”提供“股票内部信息”,以所谓的“专家”名义荐股和“代客操作”,直接售卖“炒股软件”,或者号称代理境外证券期货交易,乃至宣称出售“即将在境内或境外上市的‘原始股’”等。

虽然市面上的“投资陷阱”花样繁多,消费者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识别真伪。

首先,看主体资格。按照规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包括相关咨询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消费者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www.cfachina.org)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其次,看营销方式。不法分子往往自称“老师”“股神”,号称知道“内幕信息”、能够挑选“黑马股”。但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消费者须谨记,证券期货交易有风险,遇到稳赚不赔或一本万利的“好事”就要格外小心。

第三,看其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消费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识别非法证券期货网站。

第四,看收款账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请果断拒绝。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